创新引领餐饮新“食”尚
来源:经济日报
顾客在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食一家餐厅就餐。
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
不绝于耳的创新餐饮排队叫号声、实时刷新的引领订单提示音……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,经历春节假期的新尚“开门红”后,餐饮市场持续火热,食强劲复苏。创新餐饮餐饮业各经营主体也积极思变,引领通过复合式经营、新尚数智化赋能等创新模式,食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餐饮创新消费场景,引领以节造市寻求突破,新尚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食消费需求。
业内专家表示,创新餐饮2023年新征程已开启,引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逐渐恢复,消费者的健康、安全理念进一步提升,餐饮业将趋于常态化发展,品牌化、专业化和精细化将得到进一步深化。
各地烟火气持续升腾
2月12日,湿冷的阴雨天气并没有影响北京市民出门消费的热情。下午2点左右,在位于北京市华熙商业区的醒熊咖啡店,工作人员十分忙碌,堂食的客人络绎不绝,外卖订单的提示音也不断播报着新订单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“没想到今天客人这么多,早上到现在已经卖出100多杯咖啡了。”
在上海,烟火气也迅速回归。“2月14日就餐的座位提前两周就订满了,当天下午4点左右就开始排队。”位于上海市肇嘉浜路的人和馆品牌总监蓝鸟介绍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,门店生意从去年12月底开始持续火爆,每月营业收入基本保持10%的涨幅。
“一桌难求”的紧俏局面在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中也变成常态。北京华天大数据平台显示,春节期间,同和居、同春园、鼓楼马凯餐厅的年中饭、年夜饭各翻两台依然满堂,华天旗下各大品牌外卖营收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,其中同春园外卖较去年实现营收翻番,鼓楼马凯餐厅同比增长50%,同和居同比增长27%。
市场回暖向好,各种形式的消费券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。美团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,浙江、广东等省份多个城市通过美团发放消费券。以杭州为例,在春节消费券发放期间,全市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71%,交易额同比增长80%。为促进消费加速回暖,近日,全国多地又开启新一轮餐饮消费券发放。比如,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今年第二轮餐饮消费券发放。
今年以来,全国餐饮市场持续升温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分析,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,餐饮堂食等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,各地居民的消费热情得到了集中释放。同时,为助力餐饮业复苏,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,开展形式多样、创意新颖的营销活动,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。线上外卖等疫情期间培育的消费习惯也延续发力,线下线上形成相辅相成的增长态势。
融合发展
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,外卖、预制菜等餐饮线上产品形态逐步涌现和发展,很多餐饮商户在堂食和外卖的融合发展中,也逐渐探索出“双主场”发展模式。
在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中,北京华天所属的众多品牌餐厅是第一批加入外卖队伍的。“发展线上业务,我们不是简单地将堂食菜品搬到线上,而是适应线上渠道的消费特点,进行菜品及包装创新。”北京华天饮食控股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贾飞跃介绍,在运营上,北京华天在充分考虑商圈特点的同时,结合顾客喜好以及自有的大数据系统及外卖等第三方数据,进行产品选型、菜单优化、套餐搭配以及活动配置等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,公司还在美团平台上线了零售专卖店,主营华天旗下预包装产品,包括宫保鸡丁自热饭、牛肉自热火锅、同春园酱货等。
“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,广大餐饮企业在磨砺中学习,在奋进中创新,积极应对变化,创新消费场景,打造品牌形象,提速新型消费,以节造市寻求突破,努力做好市场保供,积极探索技术创新,并快速适应到店堂食和外送外卖动态共生发展趋势。”杨柳说。
从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新变化。美团外卖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,提供春节相关菜品的外卖商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%,春节相关菜品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.23%。以海底捞为例,春节假期前3天,海底捞外卖单量同比提升超160%,其中农历大年初一当天单量同比提升近两倍。
当然,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核心要素。春节期间,各门店重现久违的排队等位热闹场景。据全聚德北京和平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了缓解客流压力,门店积极引导就餐顾客至7层全聚德展览馆参观,并配备了专业讲解员,“不仅有效达到了分流、接待的目的,也让客人在享用美味的同时,更多体验、感受全聚德的历史及美食文化”。
专业化精致化成趋势
随着消费复苏步伐的加快,餐饮业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,其中连锁化专业化精致化餐饮市场规模连续多年实现稳步增长。
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美团到店餐饮市场营销中心首席分析师张伯禹说,如今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重视长期稳定经营,不再只关注流量或者所谓的网红效应,比如用心打磨单店模型,做好成本控制。比如,南城香的毛利可以精准控制在69%,售价比同行低20%,靠的就是供应链、产品结构、用工成本效率的精准测算。同时,餐饮的连锁化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。美团数据显示,近3年,门店数量年平均增长超300家的连锁品牌达到了141个,年平均增长超500家门店的品牌达到了75个。“很多优质的餐饮品牌,直营已经做得非常好,势必要进入一个快速扩张阶段。”张伯禹说。
可以说,2023年餐饮行业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,进一步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、经营结构多元化的特点,餐饮品牌连锁化、专业化、精致化的趋势会越发凸显。
不可忽视的是,在外出就餐时,食材的质量、餐厅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,这也为精致餐饮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土壤。最新发布的黑珍珠榜单显示,2022年,国内精致餐饮行业总规模达559亿元,门店数量达4429家,分别较2021年增长7.8%、1.5%。“自从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以来,餐饮大盘整体上涨了10%,且精致餐饮复苏进程快于普通餐饮。”黑珍珠餐厅指南业务负责人唐燕告诉记者,据统计,黑珍珠餐厅访问量较去年同期上涨38.7%。
“餐饮业是促经济、稳就业、保增长、惠民生的重要产业。”杨柳表示,为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,下一步餐饮企业要不断挖掘自身创新潜力,以品牌促行业发展。同时,要加快提升行业数智化服务,增强社会消费信心,营造餐饮消费热点,着力扩大国内需求。
贾飞跃认为,新的市场形势和消费特点已经初显,面对机遇和挑战,餐饮企业要立足自身快速调整,苦练产品研发、品质把控、服务提升和门店运营等“内功”,同时拥抱“全零售”“餐饮数字化、数智化”趋势,围绕顾客需求进行供给侧创新,用好促消费政策,实现稳健发展。
- ·弘毅远方樊可:锚定高端制造 深挖优质成长股
- ·华宝基金李慧勇下半年市场展望:美国硬着陆风险加剧 将美股盈利增速下调至5%
- ·干啥啥不行!美图多次转型受挫,炒币还亏3亿
- ·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比大学生更高 国家卫健委:多措并举构建青少年控烟防护网
- ·多家银行宣布!下线这一业务,手续费有调整
- ·逆回购单日操作规模降至30亿元 分析师:释放监管层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的信号
- ·北京“独角兽”数量领跑全国,累计估值超3万亿元
- ·国家药监局提醒:牙膏不能促长牙、不能补牙洞
- ·股东成立时间变化大!玮硕恒基将创业板IPO上会,核心技术人员最高学历为大专
- ·国盛宏观2022年中期海外宏观展望:把握相对确定性
- ·我在“8线”小县城,辞职写网文,年入百万
- ·国富论|国海富兰克林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(宏观篇)
- ·俄媒:埃尔多安指责美国向叙库尔德武装人员提供武器
- ·上海各长途客运站陆续恢复运营
- ·美智库文章妄称“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”,外交部:颠倒黑白
- ·泛海控股:12个月内累计诉讼、仲裁涉资约6.17亿元